9年之约,不负期待! 固守初心,...[查看全文]
什么是黑三角呢?
仔细观察自己的牙齿,可能会发现某两颗牙齿中间会有一个三角形的洞,这就是黑三角。
20岁以上人群黑三角发生率为67%左右。也就是说,3个人(20岁以上)里面有2个人就有黑三角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牙龈乳头高度每年平均降低0.012mm,黑三角的发病率也会增加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矫正会导致黑三角吗?
黑三角的出现,跟两个牙相接触的触点,到牙槽骨顶部的高度有关,这个距离在5毫米以内,不会出现黑三角,如果大于7毫米,则出现黑三角可能性很高。矫正本身不会导致牙槽骨萎缩。但是,矫正可能会使触点向远离牙槽骨的方向移动,使得黑三角出现。
首先要明确,牙齿的形态接近倒三角形的,靠近齿缘的部分比较宽,靠近根部的部分比较窄。
矫正之前的状态,牙齿拥挤不齐,触点靠近根部,好像是歪七扭八的灌木丛,头部重重叠叠,根部也是很茂密,没有空洞。
矫正之后呢,就像松树林一样,枝干笔挺,上面整齐,但是树根附近却有很多空间。
↑拥挤的牙列,触点靠近根方,没有黑三角↑
↑同一个患者,排齐后↑
相邻牙的触点向远离根部的方法移动
黑三角出现
哪些人更容易出现黑三角?
√成年人
√尖圆形/圆三角形的牙齿
√上下颌前牙拥挤
√平时不好好刷牙
√从没有洗过牙
√牙龈比较薄
√吸烟
对照以上几条,符合越多越容易出现。
黑三角如何预防呢?
注意口腔清洁卫生。除了牙刷外还要学会正确的使用牙缝刷、冲牙器、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,十八般武器,样样都上,对牙齿进行全面清洁。定期洗牙,3~6个月一次(固定矫正也是可以把钢丝取下来去洗牙的!)。这样能大限度降低黑三角出现的机率。
已经出现黑三角了,如何治疗呢?
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手段完美的解决黑三角问题。对于降低的牙槽骨高度,一般的治疗是很难恢复的。
首先要加强清洁,防止继续恶化。
对于正在矫正的患者,可以选择调整牙齿位置、邻面去釉(有限度,不能无限制地大量去釉)把触点往根方移动,减小黑三角。
也可以通过树脂填充、贴面修复来掩盖“黑三角”区域。
还可以做牙周手术,通过再造龈间乳头来填补黑三角间隙,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评估手术风险、费用、术后瘢痕、预期效果等因素,适用范围有限,也存在失败可能。
写在后
对于2mm以内的黑三角,平时一般是注意不到的哦~治疗的必要性不大。
患者能做的,就是维护好口腔卫生,定期洗牙,减小黑三角出现的风险。